上周在央行呵护下资金面略有宽松,前三天债市收益率持续回调。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指引意见稿的出台,后两日债市出现小幅调整。全周来看,利率债收益率大多下行,尤其是国开、非国开。短端国开、非国开平均下行1bp左右,短端国债则平均上行3.2bp。长端利率债表现相对好于短端,国债、国开、非国开平均下行幅度在0~2bp。其中,10年期国债下行2.51bp至2.8650%,10年期国开下行2.85bp至3.2080%。整体而言,国债表现不如国开、非国开,收益率曲线小幅平坦化。超长端利率债上周表现好于10年利率债,估值收益率下行4bp左右,个券收益率最多下行近9bp。信用债方面,上周各评级信用债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行。短融上行幅度相对小于中票,3个月AAA短融收益率下行近3bp,1年期品种则上行5bp。中票收益率上行幅度在1~12bp不等。其中,中低评级信用债上行幅度明显较大,且信用利差大幅走扩。
周日公布的10月工业企业利润稳中有升,产能过剩行业业绩持续向好带动工业企业利润不断改善。海外市场方面,上周公布的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偏鹰派叠加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和耐用品订单数据大好,令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上升并稳定在100%,美元持续走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央行货币政策依然维持紧平衡态势,海外市场环境以及资金面仍然是制约收益率短期进一步回落的主要因素。目前12月美联储加息已经成为市场一致预期,加息靴子落地后有望大幅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且历年一季度机构将面临一波季节性配置需求。关注利空出尽的交易性机会,且不排除市场配置需求提前释放。短期来看,债市多空因素交错,区间震荡行情中交易机会上升。而从高频数据来看,房地产销售拐点已现,经济下行仍依赖于基建的对冲力度。并且,当前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主要靠煤炭、钢铁等传统周期性行业供给收缩的拉动,在企业债务负担沉重、产能尚未出清的背景下,投融资需求难有明显反弹,长期利率仍然不具备趋势性反弹的基本面支撑。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