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最新动态 > 市场评述 > 正文

债市周评:海内外因素共同推升通胀压力,资金面转松前关注债市超调后的布局机会

时间:2016-12-12

上周央行MLF超量续作缓解了部分资金压力,后半周资金面有所宽松。全周央行净回笼资金2075亿,货币政策稳中偏紧态度持续。利率债在经过了前一周的大跌后上周继续调整,短端调整幅度仍然高于长端。10年国债、国开一周上行幅度超过9bp,分别达到3.0853%和3.4493%。整体而言,国债表现依然好于国开、非国开,交易盘推动债市持续调整。信用债方面,AA+、AA品种调整幅度明显高于AAA品种。3个月、6个月AAA品种收益率上行幅度在14bp左右,3个月AA+、AA品种上行幅度则高达19bp,各评级5年期、7年期中票收益率调整幅度在6~12bp。除5年期AA+、AA品种信用利差小幅走扩外,其余各期限信用利差压缩0~17bp,短端信用利差压缩尤为明显。上周信用风险事件继续发酵,市场信用违约担忧逐步升温,再加上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新规正式发布,信用债去杠杆将会逐步推进,信用债市场情绪整体仍偏谨慎。

在流动性紧张之外,近期国内外通胀预期升温也是制约短期债市收益率下行的一大因素。上周五公布了11月通胀数据,CPI同比继续上行至2.3%,PPI同比则超预期上行至3.3%,在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并逐步由PPI传导至CPI的背景下,年底通胀压力依然较大。11月进出口数据也明显好转,人民币贬值、海外经济复苏、叠加内需改善,短期经济仍处于企稳回升态势。海外市场方面,上周四欧洲央行公布政策会议决议,在维持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宣布延长QE,并传递了极其鸽派的信号,引发欧元大跌、美元上涨,人民币贬值压力阶段性缓解之后再度加大。本周四将公布美联储议息会议决议,12月加息靴子落地后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一次性释放。此外,上周末非OPEC国家与OPEC国家达成联合减产协议,未来六个月油价上涨的动力明显加强,国际通胀预期的升温可能会对国内通胀形成外溢效应。整体而言,短期内诸多因素均不利好债市,债市在前两周大幅调整后虽存在震荡修复的可能,但在资金面偏紧的约束下债市大幅好转仍要等到年后,春节前年底MPA考核、居民节前取现、年初集中换汇、1月MLF大量到期等不利因素仍将给资金面带来较大压力。短期内谨慎等待,密切关注债市超调后的抄底机会,择机布局明年。




上一篇:股市周评:PMI持续走高,关注深港通开通
下一篇:股市周评:稳中求进是17年主基调,关注农业供给侧及消费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