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盘出现分化,中小创走势强于主板,两市成交额2.30万亿元,与前周基本持平。上周上证综指跌0.34%,深圳成指涨0.52%,沪深300涨0.00%,中小板涨0.58%,创业板涨1.13%。上周行业涨幅前三分别为家用电器(3.88%)、通信(2.47%)和食品饮料(1.79%),涨幅后三的行业分别为采掘(-1.49%)、建筑装饰(-1.09%)和有色金属(-0.81%)。概念指数方面,上周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无人机位于概念指数涨幅前列,而西藏振兴、上海自贸区、上海本地重组位于概念指数跌幅前列。
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了2017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CPI方面,2月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主要受翘尾因素变化影响较大。去年2月份在春节因素和寒潮天气影响下,价格基数较高,导致今年2月份CPI同比涨幅中,上年的翘尾因素约为0,翘尾因素比1月份减少1.5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2月份约为0.8个百分点,1月份约为1.0个百分点。从具体分类看,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是主要原因,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从1月份同比上涨7.1%和1.6%,转为2月份同比下降0.9%和26.0%,合计影响CPI同比涨幅回落1.21个百分点。PPI方面,2月PPI同比上涨7.8%,涨幅比1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涨幅扩大主要受去年2月份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在调查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与上月个数相同。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上涨85.3%,涨幅比上月扩大26.8个百分点,此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1%、39.6%、30.5%、19.5%和11.9%,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2.4、1.2、6.1、2.2和2.7个百分点。上述六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6.3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0.8%。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2月CPI同比增速虽回落,但主因是季节性因素及基数效应,未来通胀回升是大概率事件。本次从2015年12月的-5.9%一路上行至7.8%,PPI的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加工工业等)向CPI的传导时滞为14个月左右,预计通胀逐步回升。
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受益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持续强劲的家用电器等房地产后周期行业。另外,随着美联储加息的充分预期与欧洲主要国家大选开启的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价格有望在短期得到提振,建议关注黄金行业相关标的。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