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最新动态 > 市场评述 > 正文

宽信用有待兑现,继续看好跨年行情

时间:2021-12-20

债市方面,上周债券整体震荡偏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发布,政策对于稳增长的权重明显上升,市场对经济、信用企稳的预期发酵,债券表现较弱。此后出于对MLF利率调降的预期,收益率小幅下行,但随着降息预期的落空,收益率有所反弹。叠加海外美联储明显转鹰,债券整体表现偏弱,长端震荡偏弱,资金面保持稳定,3-5年期中短端表现相对较好。

从基本面来看,11月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好坏参半:整体来看,在供给约束逐渐消退后,工业生产相对较好,地产开工、竣工数据也有所恢复,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也看到由于疫情影响,消费仍然偏弱,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导致产销率降至季节性的低点,服务业也偏弱,服务业生产指数有所降低,失业率小幅上行,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流动性和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增长的诉求明显上升,要求“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其中对财政政策的着墨相对较多,要求“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于货币政策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在此背景下,流动性预计仍将保持合理充裕,但稳增长预期的上升可能对市场形成扰动。

整体而言,在经济快速下行后,随着供给约束的逐渐放开,经济下行斜率放缓,叠加政策稳增长、稳信用的诉求,对市场形成一定扰动。后续关注预期和现实的矛盾:当前经济增长仍弱,给债券安全边际,货币政策预计仍将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稳增长政策支撑下,明年上半年经济有企稳复苏的可能性,从预期层面给债券带来压力。

股市方面,上周A股市场整体弱势运行,主要宽基指数震荡下跌,创业板指跑赢上证50,中证1000跑赢沪深300,市场风格偏向小盘成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上周交易重点,一方面,由于市场普遍预期适度超前基建投资将以碳中和、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基建形式为主,双碳、5G概念下的电力、电气设备、通信等板块取得较好涨幅,另一方面,发改委已形成2022年专项债准备项目清单,整体项目较为充足并将推动专项债尽快发行,以建筑建材、采掘、钢铁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收到消息面利好。具体来看,上周行业涨跌各半,其中公用事业、传媒、建筑装饰、采掘、钢铁等行业领涨市场,家用电器、汽车、休闲服务、食品饮料、有色金属等行业领跌。

权益市场在岁末年初仍具有较强赚钱效应,政治局会议后市场情绪较为活跃但行情主线分散,随着稳增长、宽信用政策提效增力,继续看好跨年行情,顺周期与高景气均具有较高上涨弹性。从基本面看,11月经济数据出现一些边际好转迹象,出口数据再度超预期走强,制造业投资大幅回升,地产销售数据好转,带动竣工与投资端同时出现微幅改善,但消费依然疲软,线上、线下消费的集体走弱形成较大拖累,基建增速再次转负,显著改善或要等明年。在整体稳增长基调下,发力投资与稳定地产两个方向较为明确,数据或存在一定滞后,促消费抓手较弱,保就业保市场主体是重要前提。从风险偏好看,12月FOMC会议表态明显转鹰,点阵图大幅前移,但在Taper提速如期落地后,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对流动性影响减弱,美股反而在风险偏好改善的带动下出现小幅上行。国内来看,上周央行缩量平价续作MLF体现了货币政策稳健倾向,但出于“稳增长”与“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考虑,LPR未来仍有下行可能。整体来看,随着宽信用逐步落地,跨年阶段行情确定性较强,市场结构主线将由景气反转板块估值修复向高景气板块估值提升传导,建议关注两条主线,一是中长期行情主线仍以高景气成长板块为主,建议坚守新能源汽车、风光储、军工等科技成长的配置型机会;二是寻找低景气、低估值且盈利存在改善预期的大众消费、大金融板块,短期关注食饮、券商、优质地产龙头等低估值修复性机会。





上一篇:关注配置性价比
下一篇:跨年行情主线逻辑仍未改变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