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仍在延续复苏。进出口数据仍然略超出前期悲观预期,主要是一方面出口防疫物资快速增加有效对冲了外需的不足,另一方面全面的产业链布局也有效的对冲了其他国家的供给不足。其他经济数据也有类似的情况,整体上看目前国内经济温和复苏的趋势仍在延续,其中基建等政府主导能力更强的方向会更加强势。
另外,国内疫情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没有造成民众和市场恐慌,但后续仍需要保持持续关注。海外疫情也仍然没有出现特别积极的信号,拉美和东南亚的疫情仍结构性加速,需要保持持续关注,尤其是对大宗商品价格是否会产生影响还需要仔细分析。
债券市场方面,在经过5月份的剧烈调整之后,债券市场逐步趋稳。展望后市,伴随欧美复工持续推进,全球经济活跃指数有所提高,外需有望较前期的休克状态略有好转;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增速下降、贸易冲突加剧及产业链调整仍是大趋势,外需仍在寻底,并约束制造业投资的修复斜率。基建仍是托底经济的关键所在,但在外需面临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没有实质放松、且企业自发投资意愿仍不强烈的背景下,经济向上修复的方向虽较为确定,但修复的力度仍存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在疫情后期逐渐转入常态化管理,流动性合理充裕,边际宽松力度实质转弱,并开始关注宏观杠杆率中无效和空转的部分,资金利率中枢显著抬升,与政策利率逐步接轨。宏观经济向上修复及货币政策的转变导致债券市场近期出现调整,机构拥挤的交易行为进一步放大了市场跌幅。考虑到宏观经济只是修复,而非转向繁荣,货币政策也难以逆转,中短端利率已跟随资金利率基本完成了重新定价,整体配置价值有明显提升。对中长端利率而言,4月份收益率水平基本上探明了的底部区间,但由于经济难以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料难以突破春节前的位置,进入区间震荡走势,关注中长期品种的交易性机会。
股票市场方面,上周全球风险资产出现快速下跌,尤其是美股,但A股受影响相对有限。国寿安保基金认为,前期美股持续上涨,估值显著高于历史平均水平,阶段性已经出现了泡沫化,临近季末可能会出现机构投资者兑现收益的压力,所以出现急促的单日调整是正常情况,但并不会形成趋势。后续美股持续上行的趋势有所打破,但调整风险不大,大概率会维持震荡,对A股等新兴市场的影响有限。A股近期整体维持震荡,目前看风险不大,尽管国内疫情出现了新的变化,但出现恐慌的概率不大,近期出现了国内外基本面修复的共振,高频数据普遍不错,5月经济数据仍在验证经济积极修复。政策逻辑上,资本市场改革仍在继续推进,随着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中小创大概率显著收益。但是流动性层面,前期过度宽松的预期在修正,资本市场剩余流动性并没有“大水漫灌”,不会出现市场快速持续上涨。具体的看,近期外需数据不错,不过考虑到未来海外风险仍然值得担忧,未来结构性的外需改善可以期待;另外,内需复苏相对更强,布局内需也是重要的投资策略。整体上看,后续A股市场整体下行风险可控,但重拾快速上行难度仍然较大,主要以震荡为主,但中小创可能会出现持续上行。投资主线上,短期受疫情影响,医药、食品、农业短期继续收益的概率较大,同时重视中游高端制造的重要机会,大概率集中在电子通信制造、电力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汽车零部件等专业零部件制造,同时也可能向进一步的下游细分子领域扩散,关注传媒、计算机等行业的机会。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